威尼斯(8188cc-WNS认证)官网·Unique Platform

新闻中心

资金缺口、收集不足、重建轻管...农村污水治理到底卡在哪里?

        导语:我国农村污水治理存在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设施建设不完善、管护机制不健全、政策法律有待加强、规范标准有待完善等问题。治理好农村污水,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因此,明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识别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完善管理制度是推动工作的重要保障。


       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


       2021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中提出,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分类施策,充分考虑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根据各地基础条件,实事求是确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任务。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表示,分区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优先治理人口集中村庄,不适宜集中处理的推进小型化生态化治理和污水资源化利用。


       由此可见,农村污水治理正在一步步释放市场潜能,成为国家重点发力领域。


        01 农村污水治理市场火热,但短板问题同样突出


       2008年,我国农村污水处理尚处于初步发展。到2015年后,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直到现阶段,开始步入攻坚时刻,从“坚决打好”到“深入打好”。


       据有关数据统计,截止“十四五”末,全国农村污水处理市场空间约为2817亿元。从政策、市场层面来看,农村污水治理“蓝海”市场名副其实,前景一片明朗。


       但是,火热市场的背后,治理现状却是雷声大、雨点小,存在问题不在少数。


       建不起、用不起、闲置“晒太阳”、缺乏管理、管网建设不完善......


       仅仅认识到农村有污水且需要处理,又或者做足面子工程而难以落实,是远远不够的。


        02 农村污水治理难,究竟难在哪里?


       多数人把污水治理难问题归结到管网建设、管网收集问题上,这是片面的。


        农村污水治理,不是单一的农污治理问题,它更是一项系统性的市政工程。我们不能光从某一技术角度看待,而是需要进行统筹兼顾、综合施策。


       如今农村污水治理结果不理想的局面,影响因素众多,如财政投入、规划建设模式、运营管理模式等等。


        污水分散性高,收集不足,处理率低


       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口大量外流,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农村污水随时间、季节呈间歇式排放,整体水质水量波动大。同时,居住人口分布不均情况也导致了污水排放分散性高,集中收集难度加大。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设备建设相对落后。部分地方政府对污水收集管网的布局和建设缺乏合理性,管网趋平、深度不足使得污水无法顺利到达污水处理厂,导致污水收集不足、处理难达标、处理率低。对于已建投用却过于分散的水处理设备设施,运维常常跟不上,从而降低污水治理效果。


       另外,现有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面对的最大问题是,能耗大、效率低。预处理段对污水中固体垃圾的去除至关重要,关系着后续生化处理是否能有效进行。


        资金缺口大,重建轻管成顽疾


       农村污水治理的钱从哪里来?


       当前,农村污水治理项目没有所谓的经营性收益,主要来源于财政支持,基本是政府托底。但是,国家拨款和补贴数目毕竟有限。


       设施建设要钱、运营维护要钱、管理经营也要钱......想要维持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的长效管护,现阶段的资金缺口还是很大的。


        资金不足也是导致“重建设、轻运营”通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收集管网建了、污水处理设备安装了,最后却卡在了运行费用无保障上面,导致污水处理设施处于普遍闲置状态,让农村污水处理彻底变成面子工程、政治任务。


        各地出水标准不一,频现治理“壁垒”


       目前,国家层面还没有统一的农村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各地都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了地方标准,使得农村污水处理面临出水标准不同、不明确的壁垒。


       有些地区标准甚至还远高于国标标准,完全不考虑治理目的,不切实际的标准更加严重地制约着农村污水治理。


       与此同时,各地出水排放标准宽严不相济,常常导致同一污水处理设备无法在不同地区统一使用的窘境,往往出现不适配、不达标的情况,加大污水处理执行层面的难度。


        03 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农村污水治理任重道远


      虽然目前国内农村污水处理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但是,作为当前制约农村生态化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大力发展农村污水治理必然是大势所趋。


       冲厕用水、化肥施用、养殖扩大.....现在农村污水中存在污染物是客观事实。但总体情况上,还是种类少、浓度小。


       因此,对于农村污水来说,处理好是前提,资源化利用是关键,实现生态闭循环是未来方向。


        因地制宜,治污方有成效


        “就近纳管式”处理。将县城、乡镇、工业园区的排放污水优先接入城镇污水管网,统一收集到现有城镇污水厂处理。


        “集中收治式”处理。对人口相对集中、污水量较大、污水浓度较高,从事种植、畜牧、养殖工作的村庄,采取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设备。


       “分散利用式”处理。对人口相对分散、居住人口较少、污水量较少的农村散户,则采用化粪池+生态农田、小型人工湿地等生态处理模式,既解决了污水处理问题、达到治理目的,又节省资金投入实现资源化利用,一举两得。


       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加强督查考核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最重要的是运维管理。


       强化设施建设与运行维护并重,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村庄环境整治管护队伍。农村污水治理应当成为有关部门的工作重点,相关工作人员也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


       除此之外,充分发挥政府撬动市场资本的推动作用,筹措落实资金支持,保证兵马在动,粮草跟进。


       总之,农村污水治理,只要找对方法,不是解决不了的问题。


       据经济学家预测,到2035年,还有约2000亿元的农村污水处理市场,农村污水治理还大有可为。


                                          文章来源:农村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