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8188cc-WNS认证)官网·Unique Platform

新闻中心

北京新百万亩造林带来哪些苗木机会?

    继2012年启动第一个百万亩平原地区造林工程之后,2018年北京又将启动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得悉,此次北京启动的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工作目标是,到2022年全市新增森林绿地湿地面积10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到16.6平方米。据悉,本轮百万亩造林行动计划将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进行投资建设,今年计划市、区政府两级总投资106亿元以上,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3万亩。

       2012年到2015年,北京市通过实施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到2017年底,共完成平原地区造林117万亩,在平原地区形成万亩以上的大片森林23处,千亩以上绿色板块210处,栽下的新林面积相当于110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大小。通过此举,初步改善了平原地区缺林少绿的状况,奠定了平原地区绿色生态空间格局基础,北京市也因此基本形成了山区绿屏、平原绿海、城市绿景的生态景观格局。

       那么,新一轮百万亩造林计划有哪些特点?它会给花卉苗木产业带来怎样的机会?让我们去探析一番。

       四梁八柱更加完备

       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局长邓乃平介绍,“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的范围既包括平原地区,还包括城市核心区、中心城、新城区以及浅山区,范围更广了,离老百姓更近了!”他进一步介绍,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将严格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一主(中心城区)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多点(位于平原地区的新城)一区(生态涵养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和“一屏、三环、五河、九楔”绿色空间布局来实施。

       核心区和中心城区,重点是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在市民身边利用环境综合整治、拆违腾退出来的土地,建设休闲公园、小微绿地、城市森林,实现生态景观重塑,提升城区人居环境质量。

       平原地区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加快一道、二道绿化隔离地区的公园绿地建设,到2022年,建成第一道绿化隔离带的城市公园环和第二道绿化隔离带的郊野公园环。二是在城市副中心、新机场、永定河、冬奥会场馆等重点区域,实施大尺度造林绿化,增加森林湿地50万亩以上。

       在浅山区,对一些台地、坡耕地、山前平缓地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增加绿化面积46万亩,使浅山区和山区生态资源连接在一起,成为首都第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在重点节点上,通过疏解整治留白增绿,整合各类自然资源,形成以东郊森林湿地群、西部森林公园群、南部南中轴森林湿地群、北部奥林匹克森林湿地群等四大森林湿地组团和东西长安街、南北中轴景观绿化带为支撑;以一绿公园环、二绿郊野公园环和环首都森林湿地公园环,以及贯穿市域的30余条重点通道和河流水系绿色廊道为骨架。

       以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机场、冬奥会场馆、永定河、大运河、“三山五园”、十八里店、南中轴等重点区域绿化节点为基础,形成大尺度森林湿地群落、高品质绿地公园组团、多景观田园村庄绿化为主体的绿化体系,基本解决园林绿化资源在规划、数量、功能等方面发展不充分的问题。

       自然生态更加完善

       “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将充分体现中央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存在的问题。”邓乃平表示,这次造林绿化工程主要有3个特点:一是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绿色空间实施绿化造林。二是要突出尊重自然的理念。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本着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的原则,统筹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三是突出生态功能。既要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又要解决绿地孤岛、绿而不活的问题。新造林要和原有林搞好连接,把过去碎片化的绿化资源连接起来,实现互联互通、成片联网,为生物多样性创造条件。

       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要解决首都生态环境发展不平稳不充分的问题,落脚点要放在建设更高水平的园林绿化生态系统上,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将坚持可持续发展、规划统筹、生态优先、首善标准、以人为本五大原则。

       所谓坚持规划统筹原则,就是要以京津冀协调发展规划纲要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统筹北京全市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发展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推进规划建绿、留白增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注重各类自然资源的有机融合,注重新造林与原有林的有效连接,注重绿色生态廊道的完整贯通,着力构建以大尺度森林湿地为基础、自然资源互联互通的绿色生态体系。

       所谓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就是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建设价值取向,以生态的办法来解决生态问题。在设计上,要打破常规的公园设计手法,要突出城市森林的建设理念,要强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科学性,同时也要突出生物的多样性,注重植物群落和组团布局,因形就势,宜林则林,宜湿则湿,宜果则果,因地制宜打造与地域环境相适宜的生态系统。既要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又要解决绿地孤岛、绿而不活的问题。新造林要和原有林搞好连接,把过去碎片化的绿化资源进行有效串联,为生物多样性创造条件。

       总之,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将是更高层次的绿化,将是更高层次的生态追求。

       树种选择更加多样

       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在树种选择上将坚持乡土、长寿、抗逆、食源、美观等原则,强调适地适树,乔木为主,生态与景观并重,生态与社会效益相结合,人与动物需求相适宜,实现系统自然性、生物多样性、色彩丰富性、生态宜人性的有机融合。在建设模式上,坚持大尺度绿化,建设大规模森林湿地组团,做到林成片、水相连,绿满京华、水映京城。

       据专家介绍,北京今后的绿化,不仅要选择具有观赏价值的优质乡土树种,还要考虑抗旱、抗寒、抗污染等生态功能,并且规格要适中。要从3个方面进行配置。

       基调树种(构成全市绿化基调的突出重点树种,最能代表地区特色)有国槐、毛白杨(雄性)、绦柳(雄性)、榆树、臭椿。

       骨干树种(适应性强、少病虫、栽培管理简便、易于大苗移栽、应用效果好的常见树种)有银杏、雪松、华山松、白皮松、油松、侧柏、圆柏、叉子圆柏、旱柳、金丝垂柳、玉兰、太平花、悬铃木、紫叶小檗、棣棠、海棠、贴梗海棠、平枝栒子、水栒子、紫叶李、碧桃、山桃、山杏、紫叶矮樱、月季、黄刺玫、榆叶梅、珍珠梅、紫荆、洋槐、龙爪槐、紫藤、多花紫藤、锦熟黄杨、扶芳藤、大叶黄杨、元宝枫、茶条槭、栾树、爬山虎、美国地锦、木槿、紫薇、流苏、连翘、绒毛白蜡、迎春、金叶女贞、紫丁香、北京丁香、暴马丁香、美国凌霄、猬实、金银木、锦带花。

       一般树种(在应用中可适当搭配选择的植物,以体现生物多样性,丰富城市色彩,包括一些边缘树种)有矮紫杉、粗榧、红皮云杉、樟子松、蓝粉云杉、白杄、青杄、水杉、金叶桧、龙柏、鹿角桧、铺地柏、蜀桧、新疆杨、核桃、垂榆、榔榆、光叶榉、小叶朴、青檀、柘树、桑树、牡丹、小檗、杂种鹅掌楸、望春玉兰、二乔玉兰、蜡梅、溲疏、圆锥八仙花、杜仲、木瓜、山楂、美人梅、樱花、金焰绣线菊、金山绣线菊、三桠绣线菊、麻叶绣线菊、珍珠花、风箱果、白鹃梅、郁李、麦李、毛樱桃、稠李、野蔷薇、玫瑰、木香、鸡麻、合欢、野葛、皂荚、紫穗槐、胡枝子、锦鸡儿、花木蓝、黄檗、花椒、枸橘、香椿、一叶萩、黄栌、火炬树、盐肤木、青麸杨等。


       (资料来源:中国绿色时报)